巧工精緻的餐點,不僅容易讓食材失去原始天然的風味,也因過度的烹調而流失食材的營養成分,還容易過油、過鹹、過甜……,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餐點,滿足了視覺、嗅覺與味覺的享受,卻少了健康,因此,現在愈來愈強調不過多烹煮並少油、少鹽、少糖,以保留食材原味及營養進而維持身體健康的清簡飲食養生法。
不過,食材的原味就真的是原味嗎?
注重養生的你,是否感到疑惑,為什麼每日攝取均衡及清簡的飲食,並適時運動,但身體最後卻沒有如預期的健康?正是因為很多所謂的原味食材早已因扭曲不自然的耕作或餵食畜養過程,成為人工的「精緻製作食材」,人體在食用吸收後反造成營養失衡甚至是成為負擔,這往往反被消費者所忽略。
以水果來說,為了增加水果的銷售量,農產品專家或農作者改良水果品種以去除其原有的酸澀並增加香甜度,此舉的確開拓了市場銷售量,提升了人們吃水果的意願。不過雖是吃著水果的自然甜味,卻忽略了多甜即是多糖,這樣的人工「精緻製作食材」除失去自然風味與養分外,過度食用對身體更是負擔。
就中醫學理來看,食物有五味有其各自不同效益,如:辛入肺可發散行氣、甘(甜)入脾可補益和中、酸入肝可收斂固澀、苦入心可清瀉降逆、鹹入腎可軟堅散結。所以若真講求均衡飲食,辛、甘、酸、苦、鹹五味食物的攝取都不可偏頗。
建議清簡飲食養生的你,不妨重新檢視飲食內容與習慣,多注意所購買食材的生產過程,以期達到真正「原味少負擔」的養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