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籬芭旁的蒲公英,是記憶裡有味道的風景……」,隨著周杰倫的聲音與歌詞,記憶回到小時候外婆家水溝邊一整片的蒲公英。每次春假或暑假回外婆家總會看到一整片黃色的蒲公英花,外婆有時還會摘採來入菜。剛開始還以為它們是菊花,一直到黃花竟變成白色的圓球,像棉花一樣,只要微風輕吹就會四處飄散,小個頭的我一抬頭,就可看到它們像白色小雪花般漫天紛飛,非常的夢幻與漂亮,頓時覺得很是驚奇有趣,問了媽媽後才知道原來它們是蒲公英不是菊花。
只是隨著時代變遷,都市化的發展,那片會飛的神奇棉花球早已經消失不復見了!替代的是鋼筋混凝土的建築,聽到這首歌不僅觸動了我塵封的童趣記憶,也再次引起我對蒲公英的興趣。查看了一些資料才曉得原來會飛的棉花球是蒲公英的種子,因長有冠毛加上種子很輕的緣故,只要風一吹就到處飄散,風停的時候便落地生長,又因為它生命力強適應力高,對土壤和光照的要求不高,所以即便在山坡路旁、水溝田邊等地方都可看到長得很漂亮的蒲公英。
而最令我大為嘖嘖稱奇的是,蒲公英有「藥草皇后」、「天然抗生素」及「最好的排毒草」的美名,因它不僅是民間常用的野菜,全草還兼有外敷內服的藥用價值,中國醫葯典籍《本草綱目》便紀載:「主治婦人乳癰腫,水煮汁飲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滯氣、清熱毒、化食毒、消惡腫、結核、疔腫。」近代《中藥學圖表解》則提及蒲公英味甘苦,性寒,歸入肝胃二經,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消種散結、利濕通淋、清肝明日、通經下乳。
醫藥科學更進一步證實蒲公英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A、B、C、E、K等、礦物質鈣、鉀、鎂、硒等和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鹼、菊巨酸、多種胺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有助於抑制多種細菌如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等,還可當成外敷內服的消炎輔助品,如外敷皮膚紅腫、長痘痘、雀斑等,而內服則是退燒、牙痛、咽痛、胃炎、肝炎、膽囊炎、淋巴腺炎,和急性乳腺炎、結膜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可降低發炎症狀反應。
現代醫學中除了將蒲公英用在解毒消腫、抗菌抗發炎外,還將它應用在降血糖、改善糖尿病、維持骨骼健康、護肝膽、退黃疸、保護視力、利尿利便、抗癌、抗腫瘤等方面。
也因蒲公英除具有利尿利便、消水腫、排毒等效用外,它所含菊苣纖維在體內吸收水分後會膨脹,可包覆腸道黏膜,減緩醣類吸收,以抑制飯後血糖上升速度,而不易發胖,所以蒲公英茶被近代視為減肥瘦身品之一。
其實蒲公英各部位藥用價值不盡相同,如一般入菜多用葉子,藥用則運用在退火消炎、改善皮膚炎、濕疹、扁桃體炎、乳腺炎、慢性胃炎等症狀:花則多外敷或洗臉可祛斑;根可清肝毒、降肝火、催乳通乳,利於抗癌排毒、改善膽結石及風濕,並促進母乳的分泌、提升母乳品質等,另外用根製成的茶,它味道與咖啡非常相似,而有蒲公英咖啡的另稱。
蒲公英對人體藥用價值高,是一味珍貴的藥草植物,但就中醫角度而言因它性寒,所以不建議單方長期飲用,最好是由醫生診斷症狀後提供適合的配方,且有手腳冰冷、小便次數多又清、脾胃虛弱、甲狀腺低下等症狀的人,應小心食用。(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