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繞境活動在台灣地區一直都是倍受尊崇的宗教盛事。媽祖又稱天上聖母 、天聖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追尋歷史沿革起源於清朝雍正8年期間,為指引海上居民隨行平安,媽祖毅然成為了航海女神,無論老少尊卑,皆祈求庇佑航行順遂。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信仰媽祖的民眾隨著航運發達範圍擴張至海內外,媽祖神格與在民眾心中的地位逐漸提升且屹立不搖,成為眾多親民的精神依靠。在習俗上媽祖遶境活動皆在農曆三月期間,其中以大甲媽祖遶境在台灣最為隆重,為期長達九天八夜,巡禮範圍達一百多間廟宇,活動期間湧進近十萬名鄉民,僅為了參加這一年一度難得的祈安盛會,如此的規模盛況吸引各國媒體的關注,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讓瘋媽祖活動躍上國際舞台,被列為世界宗教盛事之一。
依據傳統媽祖繞境流程,陣頭隊伍都有一定的先後順位,依序分別為:1、報馬仔。2、頭旗、頭燈、三仙旗。3、開路鼓。4、駕前隊伍,含頭香、貳香、參香、贊香。5、繡旗隊。6、福德彌勒團。7、彌勒團。8、太子團。9、神童團。10、哨角隊。11、莊儀團。12、三十六執士隊。13、轎前吹。14、馬頭鑼。15、涼傘。16、令旗。17、媽祖鑾轎。18、自行車隊。而其間也有搶香活動,如「頭香」、「貳香」、「參香」,使各庄頭在媽祖鑾轎回駕後接駕獻香,意味著各式祈福之義。
按傳統的獻敬禮儀,分別有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安座等八個主要典禮,在媽祖巡幸當天會先將大甲媽祖迎到朝天宮正殿,讓兩尊媽祖婆互相致意,第二天舉行謁祖儀式,其儀式據說可以增升天后娘娘普佑萬民的神靈法力。
在媽祖進香期間,沿途入眼皆是各家民眾擺設大小香案迎駕,更有信眾以搶駕與「稜轎腳」方式,為求媽祖停駕賜福及供信眾膜拜。「稜轎腳」的場面十分壯觀,其涵義為信眾向媽祖祈求自我心願,待得到媽祖感應之後,以伏面跪謝瞭表對媽祖的敬意。近年來「稜轎腳」已成為了消災改運的答謝活動行為,而媽祖轎班一路上也耐心的供信眾一一鑽過,為了能夠庇蔭民眾以求心願圓滿,其精神感召民眾,發揮了媽祖慈悲為懷的精神。
而媽祖回鑾遶境也猶如一場盛大宗教嘉年華會﹐信徒們不僅幾近激情的迎接﹐各式陣頭以及民俗表演也吸引了街頭巷尾的民眾,形成萬人空巷的場面﹐這與媽祖遶境時「起駕」儀式雷同﹐信徒們為感謝媽祖護祐一路平安﹐各參予回駕信徒會等待媽祖過天廬後入轎﹐在護轎其中不少信眾相爭觸摸媽祖﹐此舉動也希望為個人分享媽祖靈氣而達到轉運效果﹐如此在回鑾時再次吸引數萬鄉民蜂擁而近。
活動期間常見到許多信民徒步參與,這即是所謂的「香燈腳」又稱「香丁腳」,全程以徒步參拜為主,這是白沙屯媽祖進香數百年的歷史遺規,以示對媽祖的虔誠度,能不畏艱苦、排除萬難的毅力考驗。白沙屯傳統習俗裡,早期皆是由家中男丁或是信徒擔任進香重擔,在途中負責接駕或是持香旗、頭旗等重要工作,所以隊伍中常見到壯丁背著令旗等聖物跟隨隊伍前進,據說古時只有家境許可有德望的信眾才有這等榮耀,隨著農業社會轉為工商社會,至今仍可見到這濃郁的百年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