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傳統早晚敬神及西方宗教的飯前或睡前的禱告等,看似制式規範教徒對神獻上內心的崇敬,但仔細了解便會發現華人敬神早晚三柱清香與三杯清茶是代表著對神的感謝且祈求的是親友的平安順遂,而西方宗教在飯前或睡前的禱告文內容可聽到對主的感謝與祈求、對食物的珍惜、對親友的思念祝福等。
即便全世界對於傳統年節、喪慶時的人情世故往來看似簡單的情感人脈聯繫,實際上更多是為了表達內心中平時沒機會說出的感謝與關懷,也因此格外的珍惜每次聚會時間,許多看似傳統舊習與宗教信仰科儀實有其對天地間一切運轉的尊重、敬念、感謝與珍惜,但了解其深層意義的人越來越少,這從隨時可見的食物便可看出人們的對週遭一切心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是唐朝李紳的『憫農詩』,其講述的是農民耕種時不為人知的辛勞。但細想,當盤中食物擺到你面前時,辛苦的只有耕種的農夫嗎?
耕種需要種子、翻土、施肥、農藥、引水灌溉……;收成需要採收、曬乾烘製、裝袋裝箱……;銷售經過農夫、大小盤商、銷售店……;再來就是烹煮裝盤……,這過程需要經過很多心思、人力、物力、時間……,稍有差池不僅食物失味,更甚會引發食物中毒,可知每個環節都輕忽不得,然而享受美食的人往往僅關注眼前食物的色香味是否俱全,甚日益加注在意飲食環境的高檔空間與服務,來評估錢是否花得值得,又或食物多了吃不完,放到壞了也不在意,反正花錢再買便是…..這些現象在注重健康與生活品質的現下社會可謂是常態。
僅能說日常所有人事物或許對自己而言只是花了點互動、金錢和時間就得到,但實際上一切都是像盤中飧這樣經過無數環節的運轉才來到身邊,但真心感謝與珍惜的人卻寥寥可數。
尤其在講求功利、效率與簡單的社會觀念下,對於傳統舊習或宗教信仰科儀總是能免則免,就連內心對一切的關懷與感謝也在不知不覺中免去了,更晃論珍惜知足。甚在一切運轉結果不如己意時,便立即檢討旁人而非自省,抱怨次數總多於想辦法。由此也可知物資豐沛且便利的現代,遠比貧乏不便的先人來得不懂何謂感恩與珍惜。
懂得感恩與珍惜便會發現幸福不易,因經過許多的運轉,自己才能獲得幸福,但幸福也可是容易的,只要你懂得感恩與珍惜,便會發現幸福隨時都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