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和男生比起來,我比較喜歡女生」、「她好帥喔,又多才多藝,看到她我會臉紅心跳」、「那女生說話舉止超man的,會不會是個 T」…..
男生:「我對女生很無感,比較喜歡男生」、「那個男生超娘的,一定是個gay」、「看到男生會有生理反應,我應該是同志吧」.…
以上諸如此類的問題,相信在第二性徵形塑階段的青少年都曾發生過。由於這時期受到青春期賀爾蒙的影響,對於兩性問題容易產生好奇、衝動、誤解、迷惘,甚至害羞、自卑及不知所措。除了青少年本身外,一般人也會因其行為、舉止、服裝等外在展現的方式,對性別性向有先入為主框架式的認定,而產生錯誤的解讀。
「究竟,我是同性戀嗎 ?」
其實,絕大多數的人對於「同性戀」與「和同性發生親密行為」產生混淆並劃上等號。
然在學理上針對同性戀有其非常嚴格的定義:
1. 與同性產生親密行為的慾望非常強烈。
2. 只對同性產生情感慾望及生理反應,與異性不能。
3. 必須年滿20歲。
若因外在環境條件的影響,如長時間與同性同儕共同生活、失戀、家暴…等,進而發生好感、情感轉移並產生親密的行為均尚不能稱之為學理上的同性戀。
現今,社會上流行中性風潮,女性為了獨立展現陽剛,男性為了體貼而學習陰柔,兩性關係已不再侷限二元對立。家長、學校、社會更應該用良性、包容、開放的角度,去給予這時期的青少年正確的觀念,並耐心與傾聽他們的心聲,輔導迷惘的青少年免於恐懼擔憂,走出自我的異類陰影,依其自然性向,在放心、安心及陽光的環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