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之德經提倡「小國寡民」的理念,經後世一般學者狹隘的曲釋,讓世人皆認為道家要人民清心寡慾安貧樂道,過著返樸與世無爭的生活。這種避世消極的想法,框限了道學思想,嚴重誤解了道家曠達的經世治國之道。
欲探討道德經裡所提之微言大意,必須先認知其成書時代的政治背景,當時正值武王伐紂取而代之,改朝換代之初為了採行封建制度,分封諸侯對象包含同姓宗親、有功之臣、前朝遺民、屬國及歷代亡國遺民等,歷經周武王與周公二次分封後,總計達七十一個諸侯國,其中姬姓諸侯即佔了五十三個。
由此可以推論,「小國寡民」於當時年代是用來告誡各分封諸侯,應恪遵宗法及朝綱制度,安守本份勤政治民,於封地中依其地理資源民情風俗,發展適合當地的國土特色,避免因嫉妒、野心及貪慾,覬覦他國的豐饒,企圖侵吞圖謀兼併,引發不必要的鬥爭與殺伐。在者若各諸侯國能將其特產與資源高度開發,再由周天子調配互通有無,必然有益於周朝的整體國勢,人民亦能在穩定中安居樂業。
如果我們放眼當今的世界政局,道德經裡「小國寡民」的願景,與美國的聯邦制度極為相似,以當時而言實屬於聯邦制度的雛形,倘若為上位者所用,並繼續發展成熟,即不會發生歷朝歷代為了一統天下的長年殺伐與征戰,亦不會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亂世紛擾。
所以「小國寡民」的理念,不僅僅是阻止各國侵吞殺伐,也讓各區域部族依其風俗民情自主發展,保留並維持各族傳統與承傳價值,讓多元文化平衡區域間發展之不均,進而提供和平與穩定的環境及管道,令各國貨暢其流、人盡其才,以達到長治久安的理想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