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解析】
道家崇尚自然無為,主張從天地萬象中學習處世之道,重視每個個體的自由意志,希望不加干預的讓萬物適性發展,保留空間,無限的擴展,百花齊放,這是道家從大自然中所領悟的處事哲學。
因此,「大道」在此可理解為朝綱體制,老子認為,君王應效法天地,站在一個制高點,建立朝綱的大框架,放手給予人民一個適性發展的空間,並非去訂定多如牛毛的律法規定,箝制了人民的想像力與發揮空間。
而朝綱廢弛、社會動盪之根源乃在於上位者的貪慾、權慾、名慾,讓各諸侯國野心日增,輕者貴難得之貨,重者圖鄰邦之封地;而上位者的「尚賢」風氣也使得各國朝政流於權力鬥爭,致使春秋戰國時期,列強間不斷恣意兼併,戰火連天,周初所奉行的宗法與封建制度逐漸瓦解,社會混亂,人民陷於水火之中。
故,居上位的領導者,其心態不宜從鞏固權位的角度思考,這易使人流於專斷獨權,而妄想靠仁義、孝慈、忠恕等思想免強去控制人民,最終也難保體制的崩潰。回首當時儒家所倡禮制的繁複,以仁義與忠孝鼓勵人民效忠君王,實為當政者服務,這些繁文縟節、八股思維,在崇尚自然的道家眼中,不過是沽名釣譽,拍捧奉承上位者之流。
從現代民主思想的角度,道家可謂超前二千多年,倘上位者施政能如同老子認為:「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般收放自如,則必是人民之福。猶記歷史殷鑑,人民對政權來說,如水一般可載舟亦可覆舟,若想用強壓、控制與洗腦的方式去施政,最終必將遭受人民的反撲 !
*此篇文章為凈境雜誌版權所有,要分享請註明出處,盜用者法律責任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