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士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而蔽不新成。
【解析】
全文重點於首尾兩句「古之士善為道者」與「故而蔽不新成」,李耳推崇古之士大夫善於循道而為者,認為其言行舉止深藏不顯,深思遠瞻非常人所能識,僅能勉強列舉一二:
其出入謹慎居安思危,如同豫之涉渡冰川 ,猶之警戒四鄰;嚴謹謙卑應對進退以客自居;運籌帷幄不露聲色,如冰將融化瀰漫散發;舉止敦厚無輕浮矯飾如原木質樸;虛懷曠達包容萬物;藏鋒沉隱不特立獨行。
所以士大夫處濁水中能以靜止濁,慢慢沉澱徐徐澄清;沉寂中則安定自守伺機而動,處變不驚創造生機。時常保持陰陽動靜徐生之道,無驕傲盈溢之態。因為不盈奢自滿,方能守蔽納新、藏鋒內斂而不招損。
【現代觀點】
「儼」與「渙」皆是反求諸己不顯於外的行為舉止。如同冬末春初溶冰之際,為十二消息卦之「地雷復」,雖是年中最冷時期,惟陽氣暗藏於坤並孕育生機,隨著寒氣瀰漫消散而緩慢生長,不易為人察覺發現。
秋靜、冬伏、春生、夏長,陰陽消長天道循環,體悟道體之人,動靜之間皆隨著陰陽之變化調整,守樸藏鋒蓄勢待發。如同易經中龍潛深淵是期待飛龍在天,其中亦有「樸」、「濁」之特質,避免爭鋒相對,凡事虛懷包容,是從容泰然的大智若愚。
本章強調「藏巧於拙」的處世哲學,是沈潛、低調且優雅從然的生活態度,沈潛才能守靜不惑;低調方能避禍不爭,故能淡定超然判別事物的真偽與價值。
現代公務人員若能效仿古士大夫為人處事之道,守拙藏鋒、審時度勢、先思而後動,懷「無為」與「不爭」的廣闊氣度,知民所需、掌控局勢,藏跡不顯、言若止乎,則能趨吉避凶,止險於管寸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