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新譯:
李耳著「五千文」時,去古不遠。遠古時代,人們對於天地萬物變化之理的智識未開,常需仰賴占卜之言,而能被稱為「賢」者的,太多是懂得天地之道、具卜筮、觀象能力之人。
由於當時的生產力低下,人們需靠集體的力量,各盡己能共同勞動耕作,而為了求生存及對抗天災與外敵,各氏族間互相結盟,並推舉賢者當任共主,以帶領部族進行生產、分配及抵禦外敵的侵擾。
本文,「不尚賢,使民不爭」,部落時代,人民爭的是什麼?是個人的權利、地位?或是爭該部族成為共主的領導地位?或者,爭取共主的青睞,而分配到更多的資源?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鼎」是為傳權重要之器,為共主所據有。而國鼎之器非僅憑一人之力即可搶奪而得,必定是部族間相互的爭閥及豪奪而取。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上位者若不顯露其對名、利或共主之位之可欲,那麼民心就不會受鼓譟而亂。
因此,「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及「不見可欲」,是李耳教人要學習辨思的能力,千萬不可過於盲從而失去本身核心的價值。
李耳心中理想的聖人之治,是殷商以前部落共主的治理方式,本章他以隱喻的方式告誡周天子及受封的各諸候,聖人之治應該以「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滿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使百姓安居樂業,如此,就不會因過度的慾望,而啟發「爭」、「盜」與「亂」了。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而當人們努力工作,生活無虞之際,自然就不會有其他的非份之想,如此,那些機巧之徒便無法使之作亂。
「為無為,則無不治」,只要人心回歸自然純樸的本質,社會自然祥和不爭。李耳亦此以奉勸周天子及各諸侯,治理國家或封國,應建立完備且精巧的朝綱制度,並依循之,如此,就不需過度的權謀,甚而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