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讀東部大學的台灣文化所時,適讀李世偉教授的民間民俗多元宗教、節慶飲食文化、民俗療法、身、心、靈的心境提昇文化的課程,這對於欲了解台灣民間信仰的研究,以及想了解民間術數對大眾切身的人身規劃,從雛型調整至精緻形態能否有效率的達成構築了立體架式,這結構幫助自己對於華人世界以及台灣各地對民間宗教,民俗信仰的區塊與連接領域能清楚外,以及民俗傳說、思想等對生活的入注釐清和相關性有重大的思維轉析。
觀察與田野調查是學術界研究的方式之一。而對於低調又稍具口埤的花蓮吉安某道場的信眾服務方式,當然更是自己關注之處。
據道場陳主事介紹,他自己從事建築業達四十年,本居新北市但因工作故和花蓮結緣近二十載,尤其工地和工程所承攬處大抵在花東、高雄、台北等散分各處,何以總繞花蓮而不去,自己也莫名而言不出狀。
從其言談,道場修行人除「德」字之人手是必然外,「心境」之提昇更是現代文明社會在多元想像世界更應注重處。而心境含「學、術、玄」在他們道場是必然的養存核心。其道場成員大都分散北台灣各地,有中央部會公務成員、科技業、商界…等,雖…不重學歷但其成員都具學士、碩士、博士不等之學歷。因此在學、術、玄之研究以及代觀法師之學程也更需具備與要求。在作研究訪查時,自己忽然也更提心和關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