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下、不爭」的理念可說是道德經的中心思想,然要懷有居下、不爭的胸襟,必須要能窮理藏機有過人之處,洞悉局勢為他人之所不能為也。如「上善若水」處世人之所惡,利益萬物而不爭,其多功利他的物性,受到李耳的讚嘆近於道矣。
五千文裡「居下、不爭」被廣泛的應用於治國、外交與軍事上。施政於民其強調「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無身忘卻榮辱之驚,總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百姓庶民生計存續為憂,卻又提升自我高度與廣度,不仁無為,不妄加干涉侵擾,使民任自發展安居樂業。
道之大在於尊天敬地法自然,湛然似或存而不知其大,天地生養萬物而有慈悲心,不有不宰是為儉,不辭不居故不敢為天下先,承此理念在國與國之間的攻守,衍生出墨家兼愛非攻之說。
夫兵者不祥之器,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其事好還,不得已用之。此是道德經中對於戰爭的見解,不好戰不主戰不求戰,非到不得已方以戰止戰。但國之利器不可輕易展視於人,最上之策乃是不廢一兵一卒,消泯戰爭於未兆之先。故無論大國小國若皆能「居下、不爭」,以協議結盟和平方式各取所需,打破國界疆域的隔離,人盡其才物暢其流,方是天地不仁法自然的實踐。
道德經內許多心法藏而不宣,堪稱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經社會變遷與時俱進,如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般,衍生出多元派別法門,世人受派別之隔而只知法門之細,卻不識道法之大。若將部分心法放諸現代理政治民、國際互動、經濟交流甚至軍事攻防,依然可以受用無窮,若奉為規臬遵行則可終生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