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新譯:
本章乃延續第一章「非常道」的思想,將「道」的玄妙之處,進化至「可道」之級。
李耳以「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更進一步地讓讀者了解,「道」的運用與衍化是源源不斷的。
道家思想受「太陽文化」的影響甚為深遠,認為太陽照射地球,使得大地有晝夜之分,而四時因太陽照射的角度不同,所以有春、夏、秋、冬不同的氣候變化,「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大地因四時的變化而養育萬物,人類才得以生存。
天地所創生出來的物質與物種,並非僵固不變,而是隨著時間與氣候的變遷,一直在突破與衍進中。人類文明的演進,也是從「無」到「有」的進化,一方面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之後,另一方面則是在既有的立基點上,不斷地創造未來無限的可能。
李耳的「道沖」哲學啟發世人,凡事不要存有過於制式及僵化的想法,才是真正符合「道」的自然法則。就像人本身,天冷了,自然會穿上保暖衣物以禦天寒;口渴了,自然會想辦法找水喝以消渴。因此,只要能體悟天地間自然的變化之理,自能了悟萬物間自有其調節之道。
為人處事方面,本章教人要有廣面及深度的思維,所謂「用之或不盈」凡事預留空間,唯有不盈滿,才有空間再填裝。就如中國的茶文化哲學: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不盈」是人情世故中的進退維度,也是自我成長與進步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