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凈境雜誌

去腐抑累,竟靈昇心,是為「凈境」!   凈化社會人心、提升心靈質感,「凈境雜誌」將引領您尋找自我的心靈聖境 !  
玄道 道易研析 前瞻論壇 凈 觀點 另類空間奧秘 心靈的聲音 凈 心語 投稿園地
目前位置 > 首頁 > 道德經探秘 > 道德經要義 > 道德經第三章(心得)/文:嘉齡

道德經要義Article Content

 
道德經第三章(心得)/文:嘉齡
2018-04-13

 

 

中國遠古時代民智尚未開化,凡天災地變都足以令人為之恐慌,而人對大自然未知的力量深感畏懼,需藉由占卜祭祀預測未來以安撫人心,因此「巫文化」便油然而生。

 

 「巫文化」乃早期各部族共推一個共主,以擔任祭天地之重責即「巫」,透過「巫」與天、地、靈聯繫的力量傳達人類的祈求,祈天候穩定以保糧食豐腴,每每占卜季節到來百姓必慎重從事,「巫」之身分不僅飽受敬從,更是崇高地位之象徵。

 

巫時代占卜祭祀本是安定人心,卻隨時代演進成為帝王、貴族用來諮詢未來的一種祭典,使當時能與上天或靈界溝通之職務「卜官」深具權威,就連百工都敬畏從之何況是市井小民。

 

道德經於周朝問世,經文中多以前代之事隱喻今朝。周朝承襲殷商祭天地之儀,多以青銅鼎鑄鼎記事。祭於天地之「太牢」後用鼎器煮牛,取出牛骨作為占卜工具,並將占卜事宜刻於鼎內,造就當時擁有鼎器視同手握權貴。

 

本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智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詮譯:
此章言「尚賢」者「爭」何?爭的是尊爵之位,而「尚賢」意旨利用拍捧、賄絡以搏取共主之青睞。

 

首句「不尚賢,使民不爭」意味缺乏思考、易盲從於定見者。賢人既懂天地之道,君、臣、民也需具備獨立思考與判斷力,以達至「可道」之能。

 

巧取共主之位即「貴難得之貨」,「貨」則為鼎。然而平民奪取國鼎之器又有何用?因此「盜」非一人所為,而是部族間領導權之鬥爭。

 

「不見可欲」乃警惕各部落之領袖應好好安頓、經營自己的部族,莫再樹立「尚賢」方能安定民心。

 

「聖人」乃尊天敬地且為蒼生百姓請命之人,非「賢人」所能頂替。其「聖人之治」是以建立樸實文化為治理根本。

 

癡心妄想無濟於事,應憑本事自食其力,乃「虛其心,實其腹」之義。「弱其志,強其骨」則是不做盲從之人,身體力行、勤懇務實而行。

 

廝殺、仇恨由「爭」與「盜」而生,既然周滅商已成定數,是否以民安為優先顧慮,不因前代地位而起「爭」與「盜」之心,若領導者法「聖人之治」必然成為百姓效法之指標,是為「常使民無智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此章雖為第四章之導論,依然離不開第一章之範疇,本文所言即莫過於堅守「道」與「名」而失「可道」、「可名」創發之機,如何執行「可道」、「可名」將於第四章揭曉……

 



青花蔓/現代養生New Health

簡單養生 : 輕敲背部 / 文 :周廷

當身體痠痛僵硬時,最常做的事是扭扭脖子、甩甩手、伸個懶腰、泡澡、練瑜珈、戶外走走……,但平常保養最簡單且有效的方式是輕敲背部,因其有人體最長...more

浮生映相Article Content

浮生映相-春信 / 文 : 唐零

仙雨落凡 浴洗翠更妝 輕盈飛渡山緣綠 煙波蘊心漾more

最新消息News

人氣好文Popular Articles

捐款贊助Sponsorship

若您認同我們的理念,歡迎您捐款贊助【凈 境】的發行,讓【凈 境】得以永續經營,為凈化社會人心、提升心靈質感、創造心靈聖境盡一份心! 【凈 境】編輯部 e-mail:tao.sanching@gmail.com
匯款帳號
合作金庫銀行 海山分行
戶名:中華三清弘道學會
帳號:103671712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