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惟不爭,故無尤。
[解析]
上善若水道盡了道家「自然」、「無為」的精神。天下最善者莫過於水,洗滌污穢而不惡其髒,長養物種而不佔其有,澤被眾生而不居其功,媒介化性而不厭其勞。其為生命之源,眾生萬物得以繁盛生衍,也因有其滋潤,文明得以孕育萌發。
人性惑於功名利祿爭往高位,而水性却好居下位處之泰然,俱謙下、利眾、兼容、不爭及無我之性,天下之至柔莫過於水,無物可斷其流,而天下至剛者亦莫過於水,滴水可以穿石,水在其柔弱之外表,却內懷強大之生命力,故幾近道矣。
易經後天坎位於先天坤位,坎卦卦象外陰內陽,帶一陽爻入純陰坤卦,黃河之水天上來,啟動生命之契機,故水帶有坤卦厚德載物牝馬之德。然坎為險,此為一體兩面,古云:「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水性本天地之不仁,端看用人之心。
道家「樸」、「藏」精神如深潭之水,表面清澈平靜,實則深不可測。其外表素樸,卻內斂深藏,讓人不知其深,具有深謀遠略、曠闊器度與無為之精神。本章從「水」的哲思中,教人應有如水般的智慧,不論是動、靜、止、處,皆有其方。若說「心靜如水」是人生的一種境界,那麼「上善若水」可說是人生修煉及修為的極臻之境!
[現代觀點]
以現代觀點而言,水之物理三態,包含氣態、液態與固態。氣態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凝聚空飄為雲、依山為嵐、在地為霧,不執著眷戀,虛無飄渺隨遇而安。液態則為雨,匯合成流順勢而下,匯於湖泊大海,滋養大地、洗滌萬物、孕育生命、乘載舟船、媒介化學,並容納水生萬物繁衍共生。遇冷結晶凝固則為雪為霜,聚集可為冰河冰山,蓄存水源及調節氣候。
水占70%地球面積,三態皆顯其謙下無爭之性,屈居下位為至柔之展現,遇阻穿石則為至剛之性質,包含至剛至柔陰陽雙性,不求上位不居其功無為而為,即是李耳所讚揚之近道矣。
人類爭端源於貪、謓、癡之心念所肇,李耳以「水」喻「道」,乃希望人能學習水之謙下特性,凡事善應自處,習水之藏於幽靜深壑而不爭,如此,何能有禍害之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