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Prospect Tribune 前瞻論壇】
看到5月18日的平面媒體新聞報導,有二則令筆者有很深的感觸的標題,
蔡:「前任總統不敢做的我做到」
賴:「我能打敗國民黨候選人」
從這兩則新聞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一位是為了台灣的未來,即便是艱難的改革,她一步一步地朝著承諾而進,這是小英的「美麗」;而儘管為台灣做出前幾任總統都不敢做的事,她的維持現狀也更讓台灣亮眼於國際,但,小英的「哀愁」却是得不到民調的青睬。
而,「我能打敗國民黨候選人」的前行政院賴院長日前與學生的對談中,認為:贏得總統大選,就是最大的價值。此次他決定出來參加民進黨黨內初選開始,似乎很少提及他對未來台灣經濟區域,以國際發展遠景的議題。
商人郭台銘雖是位企業界的佼佼者,但,個體經濟經營的成功,不表示對整個國家總體經濟、各產業的發展未來會有宏觀的規劃及策略。國家總體經濟的發展,非只一家或一產業一枝獨秀而已。在李登輝時代,當時的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也曾多次上萬言書,但,最終也只有麥寮、海滄計劃,是為個人企業罷了。
曾是政治素人的柯P,筆者認為他對於台灣的未來是沒有個人的主題與遠景的,而他很多的觀點,往往是從批判對手中找尋自我的利基點而已。況且有可能當選總統帶給台灣前途發展停滯的災難:1、淪為更迭內閣而忙。2、國會無黨援,總預算延宕無期。
至於空心大佬官的韓國瑜,淪於小丑式的天天發大財的口號,而令人悲哀的是,如何發大財?却是無方。
選總統,是要選擇能帶引人民通往更安全、幸福的大道,並指引台灣未來的方向及國際事務發展的方針,而像非選地方里長般的選一位巷弄總統而已。
107年九合一選舉後,從媒體及政論節目可看出,許多年輕人不論名嘴或民意代表漸漸地出頭,他們以清晰的口條論述其觀點外,也代表台灣新世代年輕人的看法。
相對於選舉一時的激情,從未來國家長遠大計來看,目前幾位浮出枱面的總統候選人中,有人是沒有政治班底的;有人只是喊口號却沒在做事的;有人的產業在對岸手裡,被掐著脖子的…..。
在紛擾的選舉過程中,我們應該以更理性的思維及角度來檢視,到底誰?才是真的對台灣願景有深層的擘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