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大學時期在做長期照護發展的研究時,結識了一位九十二歲的奶奶,奶奶雖患有糖尿病,在意識還算條理分明。
再度探訪時偶然聽見她對七十歲的女兒說教:「妳這個女兒這麼不守時,跟同學約好時間妳都遲到……」面對高齡的母親,女兒也只能乖乖聽上三五分鐘。
當時我心想,女兒都七十歲了還擔心著女兒往後因不守時而誤事。這位已高齡的奶奶也太放不心下了吧!
經過一番訪談,才知奶奶獨自一人住在眷村,由兩位女兒輪流打理奶奶的生活起居,問她平時都在做些什麼?奶奶不假思索地回應:「老伴走啦!就剩這兩個女娃了,想著她們是不是能過得好啊!有沒有被婆家欺負呀!兒女孝不孝順阿………」光問這一題我們也乖乖聽上了十多分鐘呀!
這次個案所陳述的內容可說是一成喜九成憂,這一喜是因為有人來訪而感到欣喜,這九憂多來自自尋煩惱,經評估似乎已有憂鬱傾向。
這個經歷應驗了世上常言一句:「孩子在父母眼裡永遠長不大。」現下依舊許多父母忘了孩子已長大、成家,還整日杞人憂天,擔心、憂煩、牽掛似乎已是父母的既有天性。
兒孫自有兒孫福,適時地放下鬆開呵護的羽翼,放寬心的面對,不然最後釀成精神官能疾病,兒女還得時時提心吊膽地關切照料著,這,不會是您所期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