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人生心靈學說,當然也包涵著科學無法印証的玄學。從人的角度來啟示人生的意義與人生的價值,它有善惡的標準亦有其不同的修煉方式,宗教能啟發人發覺自我的純真本性,進而達到宇宙與我的合一並提升心靈之境。而什麼是「悟」,什麼是「本性」呢?所謂的「悟」並非只是智識上的通辯,而是能有豁然的明瞭及「直見本性」的參透,也就是要「歸真」。各宗教對於開悟後的境界皆有表述,在佛教稱為「佛」的境界,在道家為「自然無為」之境,在回教則為「清真」,如真主阿拉的至清至真。而「本性」,則是要回到最初的本體與本質,也就是回到至真、至純、至善之性。「悟」則是教人要直見本性,如嬰兒般的純淨本質。而究竟如何「悟」呢?簡單說「悟」其實就是凡事要能懂得參透及透晰,了解事物內在的核心與價值,用此思維去思考及辬證方能達到真正的了悟,才可言為「開悟」,否則若只是霧裡看花,如何能達到開悟之境呢?
各宗教皆言「性」,道家言「道性」、佛家言「佛性」、儒家言「天性」,而西方的回教及基督教雖沒有直接談「性」,但伊斯蘭教奉阿拉為真神;基督教以上帝、耶穌為救世主,西方宗教雖然無直接言「性」,卻也有「神性」觀。道家的「道性」,乃是老子《五千文》所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物遵循著自然的法則而自然生滅,而人亦需遵循此自然之道,否則「不知常,妄作凶」,終將會給人類帶來災難。若從人的自然本性為出發點,道家認為人的本性乃源自於「道性自然」,並期能回到如嬰兒時期般,最純潔、最初始、最和諧的狀態,也就是回到「至真、至善、至純、至潔」之境。
老子的《五千文》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從「道」一字說明宇宙及生命的演化過程是不停地在變化,教人凡事要能參透,從「空」的心境提升,可創造無限的可能,而此亦為古人所說的陰陽之道,所謂陽升陰降、輕升濁降,濁者成器而天地成,輕者則繼續在運動與創生中,老子所談的「無」,並不執著於「虛無」,也是指宇宙創生的能量;「有」則是相對在「無」之下,從「無」所創生出的產物。整個宇宙也是在「無」、「空」之下所創生出來的,世上萬類也是從「無」到「有」的創造,而宇宙在創生之初是為混沌狀態,道家稱之為無極之狀。宇宙天體的運動創造了無限的穹蒼及星球,且不斷地在運動中,現今科學亦證實宇宙至今仍不斷地在創生與膨脹中。
從宇宙、天體及人道的觀點而言,相對於佛教不生不滅的「涅槃」觀,道家的「空」、「無」之境就更顯具玄奧宏觀了,道家所言的「空」乃是回到最初的本體,即無極、太極之狀,老子所言的「空」、「無」之境,若從人的立場而言,亦可說是心境必從清靜下手方能提升,期能從自我的昇華中再創造無限的可能,就如「陽」能生「陰」,「無」能生「有」,科技時代的今天,手機、電腦亦是由想像的「無」研發成品的「有」。
佛教自古以來就有「空門」之稱,「空」是龍樹《中論》哲學非常重要的觀念,本著原始佛教無我、無常的思想,而建立起的「空」觀,其主要的學說為「緣起性空」。「緣起」,言世上切事物皆是由因緣而生,沒有一樣東西是常住不變的;「性空」言凡從因緣所生之法,究竟無有實體,所以龍樹菩薩《中論》言「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莫不是因緣生」,此莫不是早於佛學思想甚久的道家「陽」、「陰」、「有」、「無」之自然觀嗎?
佛家所言的「萬法皆空」,乃希望人能從心的根本出發,來了悟一切事物「空」的本性,從而體現清淨自性,亦可言從眾因緣中去參透「空」、「無」之性,以達真正「涅槃」之境。「涅槃」是清淨佛法的另一別名,每個人皆具有清淨本性,只是常被無明煩惱所矇蔽。「佛」人弗也,佛門教人要勤修戒、定、慧,戒除貪、瞋、痴,並去掉自我的執念,因人之慾望即是「貪」念,貪求不能滿足即生瞋,而痴迷不死亦生瞋,故追欲情迷是壞人心。若能滅息貪、瞋、痴諸煩惱,即可進階至天地之道,此言即有色界,此界實言環境有誘人回貪念心,故示人不可受環境影響心智。若定者再昇華至無色界,此界尚未至臻境,若能潛心修煉至「忘心無我」境,方能再上「佛境」,亦是「涅槃」境。所以,「涅槃」就是不生不滅的「佛」境。若從「無、有、寂、滅」的角度來看佛教的「空」性觀,可知,佛法教人要要斷除無明煩惱以追求心境上的究竟寂滅,出離欲界、色界與無色界而進入真正的涅槃寂靜,而這也是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之境界!
禪宗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融合中國傳統人文思想及風俗習慣,所發展出的另一支派。一般人言「佛、道不分」,實乃因禪宗思想參揉道家「無為、自然」的思想,從六祖惠能提倡生活即是禪,禪即生活後,而開啟中國南禪宗的新風貌。禪宗所言生活是禪,平常心是道,除了是一種人生修為與處世心態外,所隱含了洞察世間一切事理後的豁然開朗之心。禪宗是人、現世生活、佛三合一之統合觀,「佛」是一境界而非造神崇拜式樣,以心印心,直指人心,讓人隨時能體悟「道在人心,無恃外求」之境界。
而儒家的所言的「天性」是人天生之本性,人之本性有善有惡,在戰國時期孟子與荀子的人性善惡之說,對中國的人性理論起著很大的作用,故認為後天環境對人性教育的養成與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所以儒家強調教化的重要,認為教育的功能可將人的天性發展成崇善的人性。所以,若是從「悟道歸真」的角度來看,儒家確實很難到達「透悟」的境界,因為儒門繁文縟節,容易產生自我的束縛,這與道家的「守樸」、「無為自然」觀、佛家的去欲、去執大不相同,也因此,在歷史的定位上,道家、佛家為一種宗教哲學思想,而儒家僅是一門社會學罷了!
道教創始之初,承襲了民間方術、巫術、黃老思想、神仙思想及道家哲學思想,而發展出的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稟持著道家的思想,認為「無」即是天,萬物一切皆由「上天」所創,人亦受命於「天」,因此將道家「尊天敬地」的思維發展出不同的宗教科儀形式,並推崇《道德經》的創始者為太上老君,並尊為道教教主。並對道家的對於上天作育萬物而不辭,存著的感恩的思維,並演變成對天的祈求及謝天儀式。兩者相承以「體」達「用」,故學者在行書道家、道教時,未清分便是如此故。
在人類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宗教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各宗教所隱含的哲學思想,不但豐富了人類文化的內涵,也提升了個人心靈、精神與思維的層次。宗教本于奧秘,人類因為對宇宙、自然界的敬畏與驚奇,因此寄託於宗教以尋求精神、心靈的慰藉。宗教的目的在啟發人類心靈至善、心性至安的價值與意識;思想則在啟發人生意義的價值。未來不論是新的道教觀或新的宗教觀,除了具有玄奧、超覺的部份外,更應包含著當今社會及未來的普世價值。宗教所以能從遠古流傳至現代,乃因宗教能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呈現不同的面貌,可致人們追求更高「善」與「真」的心靈境界!